2020电影《大赢家》一场荒诞又较真的演习游戏

《大赢家》是继《囧妈》之后,第二部采用线上首映与影迷们见面的喜剧片。影片改变自日本小说《永不结束的游戏》,主要讲述了一个银行职员严谨(大鹏饰演),在一次演习任务中假扮劫匪抢银行,在所有人敷衍了事想尽快结束“游戏”时,他一人坚持较真,不折不扣完成演习的故事。这部电影用一个荒诞的黑色喜剧讲述了一个关于“认真”甚至是“较真”的故事。

因为严谨的“较真”,一场本该5分钟结束的演习,变成了一场长长的结束不了的“游戏”,“游戏”中人物纷纷上场,随着大部分人的敷衍参与,各种搞笑、荒诞的场面不停上演,虚拟的演习,真实的体验,轻松中不由让人紧绷。

而这个看似荒诞,实则严肃的故事,在喜剧外衣的包裹下带给观众阵阵欢笑时,将观众推上上帝视角,感受故事的真实与虚假,产生层层思考。

在众多的角色之中,他们有的“严谨较真”,有的“随便应付”,有“坚持”,有“执迷”,好像是“傻气”,又好像是“执着”。

《反脆弱》和《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最不宽容者获胜:少数派的专制》。他在这个文章里说,推动历史前进的,从来都不是什么“主流学者的共识”,也不是什么“民主的选择”,更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一小撮特别执着地动真格儿的人。


演戏 VS 演习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影片情节:为配合公安部演习,民沣银行派本行员工分别“本色出演”各自角色,而让严谨扮演“劫匪”,准备演出一场完美的“警匪片”。

没想到演习一开始,各路演员真的是认真演戏,只有严谨认真在演习。他提前锻炼体能,仔细观察运钞车动向,摸清银行内部监控安保等细节,还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安排家人接应,安排银行内应。

种种思维严谨、逻辑缜密的作战方案最终赢得了整场演习的胜利。可以说以一己之力,赢得了不可能的战争。最后还唤醒了所有参与演习人员,带动他们也认真参与进来。大家意识到对演习“走过场”和“玩真格儿”两种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结果。

这是一场少数人赢了大多数的战争,看似荒诞儿戏,但整场电影看下来,你会不由思考:如果是真的呢?嘻嘻哈哈、一团和气的一群人,是真的有可能输给执着较真,“不宽容”的少数人的。

《大赢家》:为何最不宽容者反而获胜了?

1、

“主流派”

演习中漠视规则,生活中终将失败或淘汰。

故事开始,主导演习的那些“导演”都没有重视,早早预设半小时结束。

银行行长为攒热度、刑警队长为完成任务、记者慢悠悠过来采访,他们都按台本有序来参演。

想不到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个较真的“悍匪”,不按套路出牌。早早候场的姚警官,假扮医生的女特警,还有四个后门突袭失败特警,都因太轻敌而“牺牲”。

行长急了,怕麻烦也怕影响不好,不顾规则,利用职权逼迫严谨结束演习。

虽然后来被公安局长制止,判他出局,可想到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漠视规则的“主流派”,因他们的“形式主义”导致发生恶果。

比如影片中提到的银行贷款问题,片中行长为了业绩不顾流程,示意严谨可以先放款给客户,缺的手续后补。

现实中真有其事,早几年前,钢材市场在这一带生意兴隆。有些银行为了业绩,轻视规则,有些不符放款条件的钢材公司也照样放款,没有做足资产保全手续,导致企业垮掉后,银行也亏损严重。

这些貌似宽容的“主流派”不是少数,做事看重功利,缺乏责任心,用表面光鲜亮丽的外表求成绩,不扎实解决实际问题。

一旦遇到实战,危险频发,顾此失彼。

2、

“民主的选择”和“沉默的大多数”

无所谓的态度往往不能独善其身。

除了那些漠视规则的“主流们”,还有大批抱“无所谓”态度的参与者和“吃瓜群众”。

大堂经理希望演习早结束早下班,蹭半天休息,银行老员工因为牙疼不想配合演习,特警队长抱游戏心态一心求快……

他们都一心敷衍,没有诚意参与,只为完成而完成,不讲结果,无所谓输赢。

在演习中,大堂经理和柜员为了早点结束演习,争着“先死”,老员工因无法看牙拒不配合,还有姚警官居然“死而复生”……

一出出闹剧笑料不断,荒诞的情节背后指向了严肃话题。

演习不是演戏,不认真的演习根本发现不了存在风险,根本达不到演习意义。

试想万一抢劫是真的,劫匪是残暴的,那些玩具枪、炸弹是真的会要人命的。

3、

少数执着动真格的人赢在最后。

严谨是退伍军人,退伍后又考取会计学硕士学位,一直有严格的规则意识和精细的逻辑习惯,即使接到扮演“劫匪”的工作任务,也一丝不苟投入进去。

他计算每一张钞票的重量,算出抢劫大量现金是个体力活,于是锻炼体能,每天拖着一行李箱钞票跑步。

他精心考察地形,设计几套方案,在警察按常理堵住门口时,严谨跑回银行,挟持人质与警方对峙。

看似搞笑的“皮卡丘”头套、水枪、纸牌体现了严谨执着、坚定的较真态度。

 

他的计谋令警局局长刮目相看,让警方的懈怠和银行安保的漏洞一一暴露,如果是真的抢劫,“警察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塔勒布的新书:《非对称风险》说到,所谓非对称风险,就是说,当一个人不用对自己的行动结果负责任的时候,风险就开始了,一点一点在积累了。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周围,有多少人干的活,是不用对最终结果负责的?这样的人越多,你所在的地方,非对称风险就越大。

整个演习中,大部分人不认同演习,对结果不负责任,风险就是这样慢慢累计,一旦遭遇真实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不宽容者”是严格的“知行合一”者。从接受扮演“匪徒”开始,他就是真实残暴的匪徒。

凡是匪徒想到的,严谨都去尽力实施,给警察制造很多“麻烦”,也同时发现很多潜在的风险。

比起那些说一套做一套,只想着走过场的“群演”,超严谨的“匪徒”必胜。

“不宽容者获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有对应的态度和行动。

胡适先生有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差不多先生》,说的是有个叫差不多的人,凡事不讲究,总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妈妈让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坐火车误点也不急,觉得今天走明天走差不多,后来得了急病家人找错医生,找了兽医来给他看病,他还觉得医牛医人差不太多,结果一命呜呼。

影片中那些不把演习当回事的人,也跟差不多先生一样,随便敷衍,觉得反正是假的,差不多得了。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凡事混一下的态度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危机时刻,最先倒下的也是这些人。

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想要过上期望的生活,想要工作出人头地,首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还要转化成行动。

怎样把目标转化成行动的动力呢?

陈海贤老师有一个有效的思维方式:“控制的两分法”。就是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具体分两步执行:

① 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认识到我们并不能控制所有事情,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把注意力专注到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上去。

② 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控制也不是妄想,光靠想、敷衍,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计划并且坚决执行。

影片结尾歌曲《漫步人生路》非常应景,人生路上,没有演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导演于淼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大家从小就被教育说你脑子要特别变通,要知道利用身边的关系,懂得成功的捷径,但其实这不是生活的常态。或者说,这个世界恰恰因为有一丝不苟的人,其他人才可以享受相对自由的生活,这些少数派的精神值得被拿出来讨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中渺小的一个,愿我们走好每一步,成为自己人生的大赢家。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观影屌片

《海上钢琴师》车水马龙下的孤独与悠扬

2020-5-1 16:14:05

观影屌片

电影《黑天鹅》为了追求完美却得到了不完美解脱

2020-5-1 23:49: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