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要想活在当下就要学会不计得失

2020鼠年春节档尚未开始便已落下帷幕。1月23日,被人们期待已久的《姜子牙》、《紧急救援》、《夺冠》、《唐人街探案3》等电影宣布撤出春节档,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受疫情影响,在这个假期我们也不能尽情的团聚、玩乐。如今,停课不停学,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也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学习之余,我们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娱乐。观看电影,则是当代人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之一。

新电影撤档虽是一大遗憾,但我们可以回顾经典电影。何为经典电影?它如酒,越酿越香,让我们产生共鸣,至今仍对我们具有启发、警醒意义。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曾红遍亚洲的经典搞笑电影吧。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爱情喜剧类型的电影,于2011年12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它改编自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阿米尔·汗、沙尔曼·乔什、马德哈万、卡琳娜·卡普等人主演。

该片中的法汉、拉朱与兰彻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喜欢拆电器,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病毒是同学们对校长的别称),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汉与拉朱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皮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彻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同时,这也为故事的开始做了铺垫。

“噪鹃总是在别的鸟巢下蛋,要孵蛋的时候,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或死亡。”这是院长给他们的开学寄语,残忍又深刻,因为在他们到达高峰的那一刻,就说明他们已经凭借自己的能力干掉了千千万万的人。

院长展示了一支所谓最好的学生才能拥有的钢笔,并声称这是为了适应能在太空书写、且用了很多研发经费才造出来的。兰彻疑惑道:“为什么不能用铅笔?”院长有些尴尬与气愤,告知兰彻以后再回答他这个问题。这既是兰彻独立思考的结果,也表现了兰彻是个不拘于条条框框的人,只是院长一直不允许自己的地位被撼动,所有东西都要遵循他的规则。

课堂上解释机器一词时,兰彻用自己的理解回答后,众人笑了。面对查图尔用与课本知识一模一样的话语来回答而得到掌声时,兰彻不以为然。因为兰彻他不是“不会”而是“不愿”,他更愿意用自己的话语去表达,这就是独立思考。后来兰彻讲述一篇繁杂的课本解释时,老师不解他的胡言乱语,众人又笑了,这打了老师“用课本知识说话”的脸。

院长的冷酷无情,给了乔伊致命一击——乔伊自杀了。墙上留下的“I QUIT”格外刺眼。葬礼上,兰彻指控院长是“杀人凶手”。其实这是制度残酷,院长只是制度的执行者……或许当兰彻成为教育者时,他也能够明白有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恼羞成怒的院长把兰彻拉去课堂让他为大家上课。课堂上,他在黑板写了两个他用他舍友名字合成的英语单词,让大家在十分钟内找到名词解释。所有人都乱成一片,似乎很熟练但又麻木地翻透课本,但是并无答案。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知识的真实性,从来只会做知识的被动汲取者。

“大学不是高压锅,就算是马戏团的狮子也会因为害怕鞭打而学会坐在椅子上,可你们只会说这是训练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其实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自己为何学习,然后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将超越放在第一,更应该的是超我。

院长约谈了拉朱和法汉,并提起他们的家庭,希望他们不要再跟着兰彻混日子,这里看似是院长挑取弱者斥责公报私仇,实际上则是为他们好,因为院长知道他们没有兰彻那种天才的能力而且终日束缚于条框中,不思进取,他们不应该过度追求自由,这样很可能让他们更加颓废。

查图尔是个十分注重成绩的人,他用过许多卑鄙的方法来压低同学的成绩从而间接提升自己的成绩。为了更加夺得院长的目光,他准备了一篇浮夸绚丽的文章,却被兰彻拦下并做了修改,让他当众出丑。事后兰彻告诉查图尔更应该用实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成为学习上的强者。但是查图尔在被“羞辱”后并没有屈从,而是在天台与兰彻立下誓约表示将来一定会超过他,并在墙面上刻下了“Sept 5”来纪念再一次挫败于兰彻的一天。

查图尔与兰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学霸,一个是学神;一个总是唯唯诺诺地屈服于教育体制,并且把投机取巧运用得淋漓尽致,从而总是能站在山峰高处;一个总是绽放自由之翼,打破体制的囚笼,他已不局限于山峰,而是云天。兰彻绝对是第一座位的常驻者,而查图尔,永远只能跟在兰彻后面。

拉朱醉酒在院长门前撒尿被抓住。院长约谈拉朱,并要求他退学。但随后院长又给了拉朱另一个选择,那就是为他“作证”兰彻才是罪魁祸首。进退两难,拉朱没有选择,纵身一跃,跳出窗外。陷入昏迷的拉朱在兰彻对着病床上意识模糊的自己说“法汉将会免费嫁给他姐姐”时醒来了。

在先前兰彻的鼓舞下,法汉成功说服他父亲让他从事摄影;拉朱也因为自己的真诚与勇敢获得了一份外交工作。法汉和拉朱带着喜悦归来,他们向兰彻行了校园见面礼——向值得敬佩的人脱裤子。乐于助人,开导他人,引导他人,这或许才是值得深交朋友拥有的品质。兰彻并没有戴着嫌弃另外两位好朋友垫底成绩的“有色眼镜”。而是以身作则,让他们有勇气跨出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那一步。重度的自由追求必然会有重度的自损与挣扎,过程永远是曲折的,想要灿烂的人生,还是得follow your real heart。

院长再次败给了兰彻并被剃掉胡子后,恼羞成怒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做期末考试的出题人,由此来难倒拉朱。三人在皮娅的泄露消息下成功偷出试卷,但不料还是被院长发现并且勒令他们退学,皮娅告诉院长:“你的儿子是因为你强迫他学工程、你不了解他真正喜欢的是文学而三次高考失败,最后选择跳火车自杀的。”没错,院长跟从体制、腐朽的随波逐流、追求机械化的成功,这些种种让他无形间murder了三个未来尚好的学生。

风雨交加,整座城市的交通陷入瘫痪。面对急需生产的皮娅姐姐,他们把她送进室内,并通过电脑为她接生。停电和难产使众人陷入困境,兰彻最后通过自造的变速器和吸尘器洗盘使皮娅的姐姐顺利生产。但婴儿却没有哭啼,众人再度绝望。兰彻在危急之时又想到了自己的座右铭:“ALL IS WELL”。因为之前婴儿听到这句话时会踢皮娅姐姐的肚子,在兰彻一遍遍喊“ALL IS WELL”后,婴儿哭啼声传来——活了下来。这里其实带有喜剧的元素,“ALL IS WELL”不仅是乐观也是自信。兰彻就是一天天通过复述自己的座右铭而成功的让自己有所成就,也让他人对于生活不再沮丧,对未来充满自信与期望。

雨夜后,院长感动万分,他终于肯定了兰彻的一切,并且将自己几十年来应该赠予“最好的学生”的太空笔送给了兰彻。毕业典礼后,兰彻看着自己的好兄弟们终于顺利毕业,自己却无言地搭上出租车,驶向远方。

时间穿到未来,法汉开着查图尔的车和拉朱一起去找兰彻的下落,他们来到兰彻家却得知“兰彻”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已故园丁的孩子,从小学习很好,六年级可以做出十年级的题。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两人大吃一惊,他们决定寻找真正的兰彻。

作为见面礼,法汉和拉朱劝服皮娅逃婚,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兰彻,兰彻现在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显然他总是以“善导”作为人生目标,查图尔表示自己成为了诺克基大公司的副总裁,并且赚了很多钱,他告诉兰彻自己已经打败了他,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第一。可谁能想到,查图尔心心念念的签合同的科学家旺度就是兰彻,旺度是兰彻的真名。查图尔惊醒,原来自己始终没有超过兰彻,他还是得向兰彻低头,即使他用机械化的知识获取财富满身,但是与有着人性化的、追求真我以及大爱的兰彻来说,查图尔还是得深思与反省的。

印度人口众多,贫富不均,底层民众生活艰辛,教育医疗等资源稀缺。影片中的普通人家咬牙考大学、拼了命混文凭就是为了找一条人生的出路、使得全家幸福的情节十分符合现实。国家贫穷,资源稀少,生活空间狭小,个人的选择机会就很少。正如电影里的独白所描述的一样:“你没有大学文凭,就代表你没有工作、没有老婆、没有住房、没有信用卡——没有未来。”

“唯分数论”的填鸭式教育的缺点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会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有通过这种同一化度最高,效率值最大的方式来淘汰大部分人,确保一小部分人得到高等教育的资格。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个人的爱好、追求等等,很大程度上会被无情地扼杀掉。

但电影的闪光点在于,它道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教育弊端,引人思考、自省。当我们已经看到弊端,那就是改变的开始,生活中的兰彻很少,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兰彻,又或者我们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兰彻呢?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现实,那就改变自己,趁年轻,去做去闯,Aal Izz Well!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观影屌片

《何以为家》看12岁小难民的心酸反抗史

2020-5-1 15:24:57

观影屌片

《海上钢琴师》车水马龙下的孤独与悠扬

2020-5-1 16:14: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